机器人自动测量体温、送餐、消毒,用手机或者语音就能操控电梯,当人员过度聚集时就会自动预警……疫情期间,人工智能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抗疫之中。据不完全统计,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有200多家企业直接参与了此次疫情抗击与防控工作。3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来到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实地探访“黑科技”是如何科学战“疫”的。
“黑体”测温 全程无接触
刚进前沿中心一楼大堂,北京商报记者就听到了热情的问候:“您现在的体温是36.2度,没有发热症状。”声音来自于声智科技推出的测温机器人。在它的显示屏上有3个区域:红外热成像、实时图像采集、全国疫情数据。声智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常乐告诉记者,该系统平均0.2秒就能完成一次测温。
旷视科技也发布了旷视明骥智能体温比对筛查系统。旷视科技副总裁蒋燕介绍,该系统应用了业内首款“AI+黑体”测温系统,升级人脸额头检测模型,戴帽子、口罩等高遮挡人脸额头检出率高达99.9%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北京市部分地铁站、北医三院、海淀政务大厅、武汉方舱医院落地使用。
测温正常之后,要进入楼宇还需出示出入证。与传统纸质出入证不同,天云数据设计的AI出入证可完全通过微信小程序填报、更新信息,包括主动打卡、个人健康码、安全指数等多项功能。天云数据的副总裁陈勇表示,目前系统已经应用到十多家大型企业,也预计在机场等地开始使用。疫情期间系统是免费下载的,不过仍需与公司签协议,以保证个人信息等数据安全。
疫情期间的乘梯安全也颇受关注。云迹科技研发了无接触控制电梯小程序,利用物联网技术,乘客可通过手机扫码预约电梯及楼层。同时,声智科技也研发出智能语音电梯解决方案,在电梯门前,乘梯人只需说:“小易小易,上楼、下楼。”即可触发上下楼的电梯按键。进入电梯后,乘客再次呼叫“小易”,告之想去的楼层,这时相应楼层按键就会被点亮,送该名乘客到达目的楼层。
常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声智科技的智能语音乘梯方案支持多人呼叫的需求,已在北京海淀医院上岗。该产品自2月下旬在海淀医院安装试运行,截至3月2日,已完成8000多次呼梯工作。
AI限流 保护楼宇
在人员相对密集的办公楼宇内,保证人员密度和安全距离也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前沿企业也对此亮出了自家的解决方案。
在办公区里,一家公司的门头上安装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摄像头。人加智能总裁李嘉俊解释:“这是一台采集器,当室内人员集聚超过预设的办公容积时,就会发出报警。”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商务楼宇,还适用于商超卖场、机场、旅游景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
随着各企业陆续开复工,商务楼宇的员工在中午就餐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前沿中心利用机器人送餐服务将这个问题顺利解决。只要进入云迹机器人小程序,在线选择午餐后下单,8分钟左右,机器人“闰”就能带着热腾腾的午餐上楼了。一旦到达指定位置,机器人会主动呼叫客户出来取餐。同时,小程序商场也能选购酒精、零食等56个品类的商品,都可通过“闰”送货上门。
在前沿中心这座大厦的监控中心里,也部署了“黑科技”。监控屏幕上正常地显示着前沿中心内部道路,但每一辆驶过的车辆都被打上了“标签”。车辆的品牌、颜色、属地等相关数据信息都被深瞐科技的疫情防控系统识别了出来。
深瞐科技将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智能视觉疫情防控系统应用到前沿中心内部道路,通过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判断车牌属地。一旦发现来自疫情重灾区的车辆,即可对监控人员发出预警,预防疫情扩散。
地铁医院应用 黑科技落地
“上述技术都参加过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的路演。”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的方瑢介绍,2016年以来,中关村管委会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医疗健康等领域面向全球挖掘和筛选前沿技术项目,吸引和集聚掌握前沿技术的项目和团队。
方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截至目前,通过‘全球选拔+公开路演’,中关村管委会遴选出134家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入驻前沿中心,这些企业都拥有全球领先前沿技术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其中,独角兽企业累计达到21家。”
此次疫情中,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也纷纷推出了快速测温预警、疫区车牌识别预警、手机或语音控制电梯、人员聚集预警、无接触送餐及消毒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并在该中心示范应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有200多家企业直接参与了此次疫情抗击与防控工作,不少前沿技术也已落地。
如旷视的“人体识别(灵探)+人像识别(洞鉴)+红外/可见光双传感”方案,已在北京市海淀政务大厅和部分地铁站试点应用;云知声的智能语音电子病例系统已经在厦门、广西、北京等地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线上使用;众清科技的动态负离子智慧健康建筑系统技术已经在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实施应用;遨博智能研发的远程检测病原微生物机器人,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操作检测实验室内的病毒,目前已在同仁堂使用;驭势科技、灵动科技等企业针对疫情也研发了封闭场所的无人配送车和无人配送机器人等。
标签: